#實話實說 之二: 漂亮嗎?

漂亮嗎?
孩子,尤其是女孩子,常常問這句話:漂亮嗎?
我們問:漂亮嗎?
其實,有一個主詞不見了,我們其實不是真的在問:
那件衣服漂亮嗎?
這個杯子漂亮嗎?
我們在問的是,,「我」漂亮嗎?
我要買這個杯子,這個決定,你贊成嗎?
如果我在臉書po文,你會給我一個👍,一個❤️,還是滑過去。就這樣,滑過去?
我在開始當老師的時候,我也常常聽這句話的變化型:夠好嗎?對嗎?這是老師你要的嗎?
更多時候,孩子要的是範本,成功的秘訣,一個簡單的公式與套路。
我很多時候,不肯給。只説,「讓海豚當海豚,讓老鷹當老鷹。」然後,這個孩子就被半推半送地趕出研究室。
親愛的小孩,你心中的圈圈义义,我都聽到了。
但是,我捨不得,你只能是我複製的劣質山寨版。
其實,我們一直都在尋求,所謂的正確答案。
不管是小孩子,大學生,或是心有執念企求的青壯人士或是身經中年危機的你我,我們都在問:我漂亮?我的作品夠好嗎?你會不會選我嗎?
(我想起大娃坐在她的玩偶之間,滿心期待地看著我,我們在玩一個情境遊戲:如果我走進玩具店,我會不會選她,把它帶回家?
在我懷小娃時,她常玩這個遊戲,其實孩子要的就是安全感,她要知道我會選她。
是的,我選她,我每次都選她。我還要她帶另一玩偶跟她一起「回家」。然後,她就會親親我的肚皮,告訴小娃,她是姊姊。
我一直記得她的注視從肚皮移到我的眼睛,她真的一心一意,要當一個好姊姊,沒有範本抄,但她會摸索,學習怎麼當個好姊姊。)
其實,做老師,做媽媽的我,何嘗不是曾有這樣的不安全感呢?
可是,我記得他兩歲的時候他給我一課。
我在鏡前,眼睛因為沒有睡好,眼袋很深,頭髮打結。我在梳妝台前,跟自己打結的頭髮生氣,所以我就賭氣說了一句:「醜死了。」結果,我聽到一個稚嫩的聲音,說:
「不會啊,媽媽漂亮,媽媽像我。」
那天,我突然懂了,孩子看到的不是我的蓬頭垢面,不是打結的頭髮,那些都是表象。
他看到的是愛,因為愛,所以漂亮。
嗨,漂亮嗎?
你説呢?